Login
Login Register an account Forgot password?
Signin
{{isSending ? 'Be being sent...' : countdown1 > 0 ? `${countdown1}Try again in seconds` : 'Send code' }}
Signin Sign in now Forgot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isSending ? 'Be being sent...' : countdown2 > 0 ? `${countdown2}Try again in seconds` : 'Send code' }}
OK Sign in now Register an account

共聚焦显微镜如何看清微观世界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5 - 10 - 16

    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正被中国创新的光芒缓缓揭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一类名为“共聚焦显微镜”的高精尖设备,正悄然推动着中国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突破。

    曾经,这类设备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如今国产共聚焦显微镜正迎来集体突破,多项“国际首台”的创新产品相继问世。

    微观世界的“超级眼睛”

    共聚焦显微镜究竟是何方神圣?简单来说,它是传统显微镜的“升级版”。

    通过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成像技术,它能排除焦点以外的干扰,获得极为清晰的高对比度图像,甚至能对样品进行三维重建。

    比如,国产共聚焦显微镜以转盘共聚焦光学系统为基础,结合高稳定性结构设计和3D重建算法,构成精密测量系统。

    这主要用于对各种精密器件及材料表面进行微纳米级测量。

    技术突破,中国智造崭露头角

    在眼科医疗领域,国产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取得了重大突破。近期获批的国产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国内首款兼具宽视场与高分辨率的共聚焦显微镜。

    该产品以激光为光源,采用断层层共焦扫描方式,可清晰获取活体角膜各层组织和细胞图像。

    它的扫描视场提升至600×600μm,光学分辨率达1.1μm,数字分辨率达0.4μm,显著提高了成像质量。

    在工业检测领域,国产共聚焦显微镜同样表现出色。有的产品采用405nm短波长激光源与超分辨荧光探测技术,突破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

    实现了横向分辨率120nm、纵向分辨率0.5nm的亚细胞级成像。

    应用广泛,微观探测大有可为

    在医疗诊断领域,共聚焦显微内镜正助力精准诊断消化道早癌。通过实时在体细胞级成像技术,医生可直接在患者体内观察细胞异型性和微血管异常。

    这项技术可将传统内镜的‘宏观观察’升级为‘细胞病理层面的即时研判’,大幅度减少了反复活检创伤。

    在脑科学研究中,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款重量仅1.7克的头戴式成像显微镜。

    它整合了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光声显微镜,实现了自由活动下小鼠神经元活动与血氧代谢的同步高时空分辨成像,为大脑神经血管耦合机制探索和脑机接口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

    在工业领域,国产共聚焦显微镜主要用于半导体、光学膜材、显示行业、超精密加工等诸多领域中的微观形貌和轮廓尺寸检测。

    同时也能对表面粗糙度、面积、体积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

    国产崛起,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中国共聚焦显微镜的进步,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突破,更是全产业链的创新。

    有的国产共聚焦显微镜具备表征微观3D形貌的轮廓尺寸及粗糙度测量功能,具备二维平面轮廓尺寸的影像测量功能。

    可进行长度、角度、半径等尺寸测量。

    模块化设计成为国产设备的一大亮点。有产品采用标准C接口与显微镜连接,可与任意荧光显微镜对接。

    为宽场显微镜提供便捷的升级方案,让普通荧光显微镜方便、快速地升级为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系统。

    在用户体验上,国产设备也下足了功夫。有的产品配备操纵杆,支持进行所有位置轴的操作及速度调节。

    同时具备双重防撞保护措施,当镜头触碰到样品表面时,仪器自动进入紧急停止状态,有效保护仪器。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生物细胞到金属材料,国产共聚焦显微镜正以其日益精湛的性能,帮助科学家探索生命奥秘,助力工程师改进生产工艺。

    这些看不见的“微光”正照亮中国智造的前行之路,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发出愈加璀璨的光芒。


返回列表